子宮內膜異位症(Endometriosis)與飲食原則

子宮內膜異位症 (Endometriosis)是一種婦科常見的疾病,也是一種雌激素依賴型的慢性發炎疾病。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所發生的疾病,例如:輸卵管、膀胱、卵巢甚至是腸道。就像每個月在週期當中正常在子宮內重生的組織一樣,誤植的組織也會對賀爾蒙產生反應,在每個月重建並剝落,造成劇痛、發炎反應、腸道問題、疤痕組織,甚至會導致部分女性難孕

 

子宮內膜異位症 (Endometriosis)的真正原因目前不明,最常被引用的說法可能是經血逆流,逆流的子宮內膜組織附著在骨盆腔,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增厚並引發發炎反應,導致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。其他可能機轉為免疫系統缺損,使身體無法完全清除異位生長的細胞:子宮內膜組織透過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子宮外。

先天因素,子宮內膜組織在胚胎時期就以生長在子宮外。

子宮內膜異位症 (Endometriosis)分為四期:

一期 minimal:有些點狀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小病灶,它可能出現在女性的骨盆腔和一些生殖器官,沒有疤痕產生。

二期 mild:相較一期病灶更多也較大,有些許疤痕產生。

三期moderate:雙側或單側卵巢可能出現較小的巧克力囊腫,而且會有些沾黏(adhesion)發生。

四期severe:形成嚴重沾黏或疤痕組織,雙側或單側卵巢都出現較大的巧克力囊腫,常見的子宮肌腺症也是屬於第四期。

 

子宮內膜異位症 (Endometriosis)徵兆與診斷

  • 從小開始就有明顯的經痛,超過20歲還持續有經痛問題:85%的女生都有經痛的問題,這是在子宮成熟過程中的收縮訓練。大多數人在20歲之後會減緩或消失,但如果痛經問題持續或甚至加重的話,需考慮是否發生內膜異位的情形。
  • 生理期來時會腹瀉:子宮在生理期排除經血時,組織會分泌平滑肌收縮素,使子宮收縮幫助經血排除。若子宮內膜細胞沾黏於大腸表面,收縮的效應就會更明顯,因此會造成腹瀉的情況。
  • 婚後不孕:在不孕症的案例中,內膜異位導致不孕的比例約1/4
  • 經抽血發現CA-125大於30:最常被誤解為卵巢炎指數的CA-125,是用來診斷內膜異位症疾病嚴重度的良好指標。

正常值約35,若>50則表示骨盆腔有沾黏或發炎的情況。

50~100則表示沾黏情況較嚴重,或伴隨有子宮肌腺瘤。

100以上則確定有肌腺瘤或卵巢瘤。

200~1000以上則得特別小心。

  • 內診發現子宮後傾,子宮有沾黏: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內膜組織大多沉積在子宮後側的骨盆腔,因為發炎作用使得子宮後壁跟大腸之間沾黏,所以經由內診會發現子宮位置較一般人後傾,有些沾黏的現象。
  • 經超音波發現卵巢囊腫,子宮異常擴大,子宮內膜位置偏離中線

 

 

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疾病,飲食調整建議

  • 遠離環境賀爾蒙

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對於來自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(例:塑化劑)非常敏感,這些環境賀爾蒙會透過飲食與接觸進入體內,導致雌激素過高,進而干擾正常的生理機制,損害生育能力。因此,建議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減少外食,儘量不使用塑膠餐具和製品,少噴香水和注意香味過濃的沐浴產品,降低環境賀爾蒙對身體的刺激。

  • 減少飽和脂肪與避免反式脂肪的食物

研究顯示,頻繁食用高脂肪食物(特別是含飽和脂肪的紅肉和含反式脂肪的油炸食物與糕餅點心)會提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體內雌激素濃度,加重發炎反應。

  • 少吃麩質食物:

一項針對207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所進行的研究發現,75%女性在戒除麩質1年後,在生理痛方面確實得到改善。因此,建議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可評估自身的情況,如果含麩質的食物會讓妳消化不良、增加骨盆腔疼痛,以及引起自體免疫反應,建議先停止食用含麩質的食物。

提供一份 麩質食物清單:

中西式麵包類:吐司、鬆餅、餅乾和薄餅、披薩、漢堡、麵包卷、饅頭、包子、三明治

麵條、麵皮類:義大利麵、通心粉、麵疙瘩及其他麵食、水餃皮

甜點、餅類:蛋糕、舒芙蕾、甜甜圈、餅乾、玉米片、酥餅、酥皮、布丁、巧克力

麵粉類:小麥澱粉、斯佩爾特麵粉、小麥麩皮粉、麵包粉

飲品類:啤酒、高粱、麥芽飲、燕麥飲

穀物類:穀片、燕麥片、燕麥粉、混合包裝米

加工食品類:裹麵包粉的油炸類食物、肉丸、香腸、熱狗、肉罐頭、米粉、酸奶、乳酪、烤豆罐頭、醬菜、醃製蔬菜

調味醬汁類:市售各種調味粉、醬油、肉醬、番茄醬、辣椒醬、沙拉醬、蛋黃醬、芥末醬等各式醬料

湯類:肉湯、雞湯塊、添加高湯的蔬菜湯

適量咖啡因與酒精攝取:高咖啡因攝取和飲酒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險因子。

 

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疾病飲食建議

  • 增加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酸攝取,每週食用3~5份的魚類:

攝取富含EPA+DHA的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,改善生理期疼痛,有助緩解痙攣和絞痛。

  • 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取

富含天然抗氧化物的蔬果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細胞與控制發炎反應,建議每天應至少攝取4份蔬菜和1份水果,蔬果顏色至少3種以上尤佳。

  • 攝取富含鎂的食物:

酪梨、腰果、黑豆、香蕉和綠色蔬菜都富含鎂,有助於緩解經前症候群,在生理期時能放鬆子宮平滑肌收縮,緩解骨盆腔疼痛。

  • 增加維生素D、維生素B和鈣質攝取:

一項針對70萬女性所進行的研究中發現,攝取牛奶和低脂乳品能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。此外,體內維生素D濃度較高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也比較低。

  • 幫助排除過多雌激素的食物

十字花科蔬菜、維生素B群和膳食纖維。十字花科植物如綠白花椰菜、高麗菜、羽衣甘藍、白蘿蔔、芥菜、青江菜等能促進雌激素的代謝與分解。維生素B群,可讓肝臟可以將雌二醇(estradiol)代謝為雌三醇(estriol),雌三醇(是雌激素之一)能與膳食纖維結後排出體外。

  • 食用榖胱甘肽(Glutathione)+硒:

榖胱甘肽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劑,特別是幫助肝臟分解過多的雌激素。而主導著榖胱甘肽氧化還原催化的關鍵角色便是硒元素,硒還能促進培育成熟濾泡的發展,讓排卵功能更強健。

備註有些人認為植物雌激素可能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,或是使子宮內膜異位症惡化,但其實現今尚未有研究能明確指出這個論點。事實上,有研究顯示,植物雌激素可能有助於調理雌激素失調的狀況。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(例如:大豆)能模仿體內的雌激素,而來自食物的植物雌激素效應較「弱」,能夠阻斷人體產生的「強」雌激素的生成,進而達到良好的賀爾蒙平衡。

參考來源:

https://jtp.taiwan-pharma.org.tw/145/003.html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與診斷

 

本篇文章由孕期營養專科撰寫,並由專業營養師和陳一賢藥師共同審稿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